公司动态
节能环保板块将迎来10年黄金发展期
    
    过去十多天,北方地区被雾霾笼罩,蔽天遮日。虽然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已经习惯,但关于雾霾来源、如何治理、海外经验、法律法规等再掀舆论高潮。
    
    2014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环境承载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细思极恐,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国民生存健康以及子孙后代繁衍,污染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及老百姓首要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
    正因为刻不容缓,正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环保产业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成长性。
    
    从行业空间来看,中国2015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8800亿元,占GDP比重1.3%,较欧盟占2.25%、美国占2.45%差距较大。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7.91亿元,接近“十二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倍,成长空间巨大。
    
    根据“十三五”政策规划,环保行业各细分领域在“十三五”期间将维持快速增长,其中固废、水治理、生物质能、大气、土壤修复、环境监测领域预计投资分别为1924、5829、1960、4530、849、1197亿元,增速分别为85%、35%、40%、29%、961%、46%。水、大气、固废仍为环保领域投资重点,投资规模持续扩张下行业成长有望延续。其中固废领域85%的增长大幅领先其他传统行业;受益“土十条”推出,土壤修复在“十三五”期间投资总额有望迎来迎10倍扩张。
    
    从政策及监管环境来看,近两年来环保有几大变化,这极大地改善了环保产业的产业环境。
    
    首先,环保顶层设计极大地完善,监管思路从“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的思路转变。环保行业是典型的受政策驱动的行业,回顾我国环保工作多年以来存在着推进不顺利、地方干预、产权不明晰等难题,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顶层设计和完善的制度。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奠定环保新一轮高成长基石;新《环保法》的实施,提高的环境污染的法律代价以及执法依据;《环保税法》草案出台、河长制等一系列措施,拉开了环保效果新时代的序幕。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共设立考核指标26个,分别包含12个约束性指标和14个预期性指标” 涵盖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态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共12个细分部分,较仅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约束的指标范围大幅提升,体现了“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的思路转变。
    
    其次、环境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2016年中央派驻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任务,先后3 轮,覆盖到了16 个省市,环境督察累计问责超6000 人。环保核查力度空前,从督察组的人员配置、党政同责的追责制度、督察流程的清晰化和反馈时间点的明确要求都体现出国家环保督察的决心。自环保部实行垂直管理制度以来,环保部门改变以往的“无牙老虎”式尴尬,执法力度大幅提高。
 
    环保产业投资规模、监管环境的改善使得环保产业生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环保产业有望迎来黄金10年。我们判断,自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环境承载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以来,环保板块的投资逻辑已然发生质的变化。
    其一,环保产业的宏观环境发生质的提升。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环境税正式出台、“十三五”期间设立的26和考核硬指标等等,环保板块顶层设计日渐完善,环境板块真正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环境管理体制的改善,包括环境保护划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垂直管理、河长制度等极大提高环保的执法难度。环保法律法规趋严,环保从控总量到要质量,不但改善了环保产业的产业生态,且极大的提升了环保治理刚需。
    
   其二,环保投资机会从炒主题到真正具备价值投资。2014年之前,环保投资主要看政策催化,包括“大气十条”、“水十条”、《环保法》修改等,环保类公司普遍面临估值高、应收账款差等尴尬,环保行业的投资逻辑“主题”性强于“基本面”,然而经过三年的估值消化以及产业宏观环境的改善,《环保税法》的实施、PPP、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极大地改善了环保类公司的回款问题,环保类公司显现出难得的投资机会。
 
    最后,环保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逐渐体现。过去10年环保企业野蛮生长,行业比较分散,环保行业中小类企业众多,营业收入1千万以下的企业占比超90%,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占比仅为4%。未来10年,行业整合会更加明显。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产业目标中,提升环境质量本身是一个多元技术的系统作业,与单一污染源的排放控制不同,行业需要的是资本、技术、管理综合实力优质。从产业的层面,环保行业尤其是有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的环保公司真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资料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西滨河路19号中轴国际1701室
总机:(010) 8408 0918 客服:(010) 8405 0921 传真:(010) 8408 0918 - 858
Copyright 2014 北京鼎萨投资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6954号-1